当我们被周围的人普遍认知的同时,我们已经被困住了!——这是本片特别触动我的一句话,在片中是女主的一句台词,而她以9种不同身份生活的故事也仅仅存在于她的台词和几次闪回之中,完完全全对不起这句台词. 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,通篇都是各种对话,从男主的生日聚会到男女主遛弯的场景,满屏的尬聊,说的都是些生活琐碎,大部分都无关紧要,而且气氛还特别的尴尬,明显感觉到对话的角色各有心事,想法不同,根本缺少共同语言,明明一个探讨心灵的题材,生生被拍成一部超级大闷片. 当然女主的颜值很正,她以不同的职业生活在世界的不同角落,但并不是换个发型,穿不同的衣服,画不同的妆就正的能成为另外一个人了,这其中会遇到各种诸如政治的,社会的,技能的种种问题片中都没有提及,要知道想想容易,操作起来得有多难!另外,男主夫妻矛盾尤其无就生理學而言:切花活著嗎?腦死活著嗎?有諸多討論空間. 一屋子切花的花藝師,終止事業轉而照顧腦死的女兒,是重要的暗示. 然而,臺灣和日本的法律對死亡的定義採心搏停止說,唯在器官移植時例外採腦死說;腦死但心臟仍搏動著,就是活著;刺殺腦死但心臟仍跳動的人,當然是殺人,非損毀屍體. 也因此,在臺灣,插管上維生儀器的人,必須在家屬全體同意下,醫生才能移除維生儀器,未獲同意就移除維生儀器,即為殺人. 另外,臺灣人把所有無法自主活動的病患視為植物人,非死者,帶植物人出門晒太陽出席活動是親情表現較不受排拒. 這部電影,只是溫和且平順地說完一個故事. 由短評看來,不少人根本撈不到東野圭吾以數萬字著作討論各方(也包含道德上及一般人的觀感上)對死亡定義不同而產生的矛盾與困境. 撈不到這個中心命題,原著與這部電影當然沒有重點.